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7-8229182

话说营山进士
2021-12-05 20:32
举报

话说营山进士 

作者:毛超群

三朝进士五十七,

十二翰林出营邑。

史载举人一九二,

文运出震显科第。

    在读完营山县志之后,我对我们营山县志所载的科举考试成果略作总括之后写了上面这首打油诗。

    据现有的县志记载:从宋到清我县出了57个进士,12个翰林,192举人。从这个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们营山过去所出的科举人才,尤以宋清两代,最为缤彩纷呈!宋代,可以简单总结为6任5何4谢鲜,另外再加“黄杨雍郑贾”,一共出了25个进士、1个翰林、15个举人。明代,6个进士、40个举人。而最了不起的则是清代,共出了26个进士、11个翰林、137个举人。

    至于其他众多的恩贡、拔贡之类,就未加算计在内了,这也仅仅只是现在保存下来载于县志的宋明清三代数据。我相信实际的数据还应该有缺失的可能,记载于县志的这个数据,应该是最保守的一个数据了。

    即便如此,也可见我们营山这块土地,在过去真可谓人文荟萃!

    大家也许对我们营山清代的历史还并不是很了解,我们营山从明清一直都是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可以说厚厚的县志,记载的不只是我们营山过去的漫长历史,也真实记录了它所经历过的极为苦难深重的兵燹战乱史。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筑寨为堡,穴居山洞,经历了无数的动荡不安、家破流亡、杀戮伤亡。特别是在明末清初的顺康之际,战乱虎患,民不聊生,满目荒凉凋敝。县志记载在康熙12年(1673)的时候,我们营山整个人口才只有819人啊!

    以前营山县衙在顺治四年1647年被农民起义军赶跑,士民弃城,投灵鹫寨,一直到康熙六年1667年才由知县胡应瑞搬回营山县城。在这之前,一直到顺治四年,营山县衙偏安于灵鹫山寨,整整躲避了20年才重新搬迁回来。那一年这位胡知县着手战后重建,因辛苦过度而卒于官。在胡知县死之后,就是福建举人毛鸣岐康熙七年1668年来署营山。他继续来战后重建,栽下了现在县政府的四棵黄葛树,也写了很多诗文。在最近意外得到他的大量诗文记载里,那时我们营山可是一片荒凉凄惨。

    康熙12年,正好是福建人知县毛鸣岐11年离开后的后一年。以前的营山县城县志都没有记载从那一年起到康熙19年这8年时间里,到底还有谁当过营山知县,查遍了《四川通志》和所有《营山县志》都没有找到答案,也就是说,上述那一段最动荡悲惨的营山历史,县志无任何记载,留下了一段无人知晓的真空空缺。在下一任康熙19年的湖广举人,廖士贞不到一个月就被吴三桂部下的谭宏叛乱之军抓到渠县,最后在大竹杀掉了。廖知县效忠清廷,大义凛然,从容就义,满门忠烈,受到了康熙大帝的赐封。这位廖知县喋血营邑的历史可谓悲壮惨烈,当我有幸与他的族人谈及这段历史,每每都忍不住唏嘘感慨,肃然起敬。

    所以,我们营山当时的进士举人,就是在这样战乱连连,人口稀少的情况之下,脱颖而出的磊磊珍惜硕果!称之为科第绵绵,甲于蜀川,真的是实属不易,且又真的实至名归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推荐阅读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